新闻中心News

漳州市博物馆“寻游记”开启欧博体育app

2025-01-18 07:39:5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寒假来了!对于结束了一个学期忙碌的学习生活的学生们来说,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安排一些自己平时顾不上的项目。

  如此宝贵的一段时间,怎能少得了博物馆的陪伴?记者从漳州市博物馆宣教部获悉,除了精彩的展览,还有多种社教活动等着大家。在博物馆里,可以获得比书本上更加直观和更具体验感的知识,还有众多需要动脑、动手以及协同合作的项目。

  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台胞主要祖籍地和著名侨乡。早在数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唐代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中原将士入漳,大规模开发,建置漳州以来,农工商贸逐渐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伴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教育的昌盛,漳州人文荟萃,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涌现了一大批人才俊彦,先贤风范,传承至今。

  本陈列展厅面积约1200平方米,展出漳州各历史时期的展品约1000件,系统展示了漳州历史的发展概貌、经济成就和文化成果。

  漳州陶瓷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的重要产地。窑业生产兴起于宋元时期,鼎盛于明末清初,延续至清末民国。产品种类繁多,既有素雅静谧的单色釉瓷器,尤以米色白釉瓷称著;更有缤纷华丽的彩瓷,青花、五彩、素三彩瓷蜚声海内外。

  本陈列展厅面积约1100平方米,撷英掇华,选取历代漳州窑陶瓷精品约360件,琳琅满目,让人们领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体味匠心独运的艺术风韵,获得美的享受。

漳州市博物馆“寻游记”开启欧博体育app

  漳州的雕塑艺术极具审美意识和工艺技巧,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漳州先民以石、木、土、金属等为材料,采用雕、刻、镂、琢、凿、塑等手段创作众多雕塑佳作,也使用外来工艺美术品,反映了漳州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发展轨迹,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陈列展厅面积约500平方米,展出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玉器、金银器等各类展品约250件,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漳州“处八闽之极地,为漳潮之要冲”,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洋航线和东洋航线的交会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自汉唐以来,漳州的社会经济和港口贸易不断发展;以圣杯屿为代表的系列水下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元代以来漳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一跃成为国际性贸易大港,欧博体育入口由月港始发的海上航线与欧洲地理大发现新开辟的航线相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互动,开启了近代早期全球化波澜壮阔的画卷,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展厅改造提升,对漳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脉络进行了更为完整的呈现,更全面、更生动地讲述“海丝”故事。展厅已于2024年10月16日对外开放,展出圣杯屿出水文物近400件,均为元代龙泉青瓷,包括碗、盘、碟、高足杯等器型。复原的圣杯屿沉船水下遗址沙盘,逼真地复刻出圣杯屿沉船遗址的全貌。同时,借助VR数字化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圣杯屿水下考古发掘全过程。

  漳州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自古以来,漳州人渡海迁台,开发宝岛,将闽南文化播迁于海峡对岸,两地语同音、文同源、曲同调、祖同宗、食同味、俗同风,拥有千丝万缕、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共识。

  近年来,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闽南文化重要发祥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漳州全面推进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台湾“祖地”优势,架好两岸同胞连心桥,着力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以漳台教育、医疗、文化、经贸、产业“五大板块”融合发展为引领,探索完善漳台全域融合机制,共同谱写了“漳台一家”的时代新篇。

  “漳台一家”专题展,以“源远流长、开台垦拓、同根同源、交流融合”四个章节为展览序列,突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家书族谱、漳台交流等内容,全面展示“漳台一家”的基因、继承、共享和赓续,深刻阐释了“漳台一家亲”的主题。

  玉门,自汉代设县以来,历来是中原通往新疆、青海、西藏和连接蒙古、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素有“塞垣咽喉,表里藩维”之称。玉门境内,历史文化遗迹分布甚广。青铜时代的火烧沟文化遗址,古代岩画,汉代长城、烽燧以及唐、宋、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于全市。

  此次展览共有“史前华章”与“丝路玉门”两部分,共展出230余件文物。通过展示玉门自远古时期至近现代的文物、图片和生产生活场景等来介绍玉门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反映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勇敢奋斗精神和智慧创造结晶。

  活动内容:(1)参观“漳台一家”展览,学习漳州与台湾融合发展的知识点;(2)漳州是台胞重要的祖籍地,两岸语言相通,风俗民情相同,通过学习两地的文化民俗与各项交流,溯源闽南风俗及俚语,传承闽南文化。

  活动内容:活动以打擂台、对诗的方式进行,获胜者将赢得通关文牒,进展厅参观,领略塞外风情。

  活动内容:水仙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漳州市市花。活动邀请水仙花雕刻非遗传承老师为大众授课讲述水仙花有关知识,并现场教学水仙花雕刻,学习非遗技艺,传承匠心精神。

  活动内容:边塞诗,从先秦时期萌芽,自唐代发展到鼎盛,宋元明清继续发扬,广为传播,它是保卫国家、保卫边疆的情感表达,同时也是爱国守疆的边塞文化。本次活动通过直播的方式,让漳州未成年人隔空与玉门未成年人进行线上直播对诗,让广大青少年感受边塞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边塞诗的历史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搜索